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详情

宣传学习:从小红船到巍巍巨轮——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历程

发布者:emman发布时间:2021-04-20浏览次数:426

从小红船到巍巍巨轮: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历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赵明豪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百年前,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北洋军阀统治下四分五裂的中国,使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华民族仍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于是,一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代表们相约上海,最终在南湖小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党的残酷围剿、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肆意侵略等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利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最终转危为安,成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越过不断变化的“急流险滩”时,“惊涛骇浪”也跟着一波接着一波。一个获得独立解放的新生政权,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恢复国民经济并走上工业化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这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大实践难题。与此同时,国外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也让中国一度面临严峻考验,冷战的大幕下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包围、封锁中国,甚至一些军事行动已经威胁到中国周边安全。

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对内,一边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一边恢复国民经济并谋划工业化建设方案;对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国威、军威,借助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场合,积极宣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了良好大国形象。最终,中国共产党以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力挽狂澜,使国家政权得以巩固,国际地位得以彰显。

20世纪末,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而其中重要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从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党和政府不断引导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党和政府抓住良好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机遇,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对外逐步开放吸引外商投资,通过刺激加工业发展等方式带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共产党“摸着石头过河”,一深一浅地摸索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始终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加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遇重创,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与考验。面对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要之事,带领人民第一时间摆脱疫情影响,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另一方面,在国际上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国际环境——RECP的成立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是促进当今世界发展的最佳方案。

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国和中国人民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一叶在风雨中飘摇不定的扁舟成长为能在世界之海远航的巍巍巨轮。